首页 资讯 正文

十年精心守护 “植物大熊猫”红河苏铁焕发新生

体育正文 252 0

十年精心守护 “植物大熊猫”红河苏铁焕发新生

十年精心守护 “植物大熊猫”红河苏铁焕发新生

记者近日从(cóng)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相关部门获悉,自2015年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开展(kāizhǎn)红河苏铁人工繁育试验(shìyàn)以来,历经10年守护和繁育,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在个旧市重焕(zhònghuàn)生机,野生与(yǔ)人工回归植株总数从1998年的不足1000株增至如今的3925株。 5月以来,红河苏铁进入开花季,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(guǎnhù)局个旧管护所工作人员频繁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而(ér)上,寻找到正在开花的红河苏铁雄株后,认真测量记录(jìlù)相关数据,小心翼翼采集花粉。 “我们将雄花花粉拿到雌花上(shàng)进行人工授粉,等到雌花成熟结实后,采集籽种进行人工繁育(fányù),再把繁育的红河苏铁幼苗回归到野外,从而(cóngér)扩大种群数量。”工作人员徐佳妤说。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、中国植物学会苏铁(sūtiě)分会会长龚洵表示,红河苏铁是分布范围非常狭窄的(de)一个物种,目前(mùqián)在全世界范围内仅(nèijǐn)发现生长在个旧地区,被誉为“植物大熊猫”,“红河苏铁有雌雄之分,往往是雄花先开(xiānkāi),但当雌花需要授粉时,早已(zǎoyǐ)盛开的雄花花粉活性已大大降低,所以在自然情况下红河苏铁的繁育率很低。” 2015年,云南(yúnnán)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首次(shǒucì)发现红河苏铁开花,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指导下,开展红河苏铁人工辅助授粉试验(shìyàn),开启了红河苏铁的人工扩繁工作。 多年来,通过人工繁育,保护区工作人员共(gòng)培育出红河苏铁幼苗(yòumiáo)3200余株(yúzhū),并于2017年、2019年、2022年分三批将其回归到原生境,回归种植的红河苏铁保存率均在90%以上。 除人工(réngōng)繁育外,保护区还(hái)采取“人防+技防+物防”措施,保护红河苏铁赖以生存的环境,确保红河苏铁数量递增、群落扩大。目前(mùqián),红河苏铁野生植株达1368株,人工回归2557株。 云(yún)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饶勇 通讯员:徐彬 余伟刚(yúwěigāng) 李文清
十年精心守护 “植物大熊猫”红河苏铁焕发新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