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新高考丨细心复习 自信入场
2025年新高考丨细心复习 自信入场
2025年新高考丨细心复习 自信入场
在四川建川博物馆的川军抗战馆中,陈列着一面“死(sǐ)”字旗。这是抗战时期四川人王者成送儿子王建堂从军(cóngjūn)抗战、临行送儿的一面旗帜,正中一个大大的(dàdàde)“死”字。
图为“死”字旗(zìqí)复原件。 《北川羌族自治县(zìzhìxiàn)志(1988-2007)》记载:
王建堂(1912-1992),男,汉族,四川北川曲(qū)山镇人。
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,全国抗日热情高涨。王建堂组织青年志愿者100余人,自称川西北请缨杀敌队,到安县县政府请求上前线抗击(kàngjī)日本侵略军。安县县长大加赞赏,命名为“特征义勇壮丁队”。建堂之父王者成用白布(báibù)制旗一面送子出征,白旗正中大书一“死(sǐ)”字,右边(yòubiān)题写(tíxiě)“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,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”,左边题写“国难当头,日寇狰狞,国家兴亡,匹夫有分;本欲服役,奈过年龄,幸吾有子,自觉请缨;赐旗一面,时刻(shíkè)随身,伤时拭血,死后裹身;勇往直前,勿忘本分(běnfèn)”。安县县长在欢送抗日战士开赴前线的群众大会上展示(zhǎnshì)“死”字旗,会场上群情勃发。成都新闻媒体登载以《模范父亲(fùqīn)》为题的报道,褒扬“义民(yìmín)王者成送子出征”。
图为王者成(左)、王建堂照片。 这个感人的故事(gùshì)只是抗战川军中的一个缩影(suōyǐng)。
1937年9月5日,成都少城公园(今人民公园)内人山人海,“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将士大会”在这里举行(jǔxíng)。于是,几十万川军,身穿(shēnchuān)破旧的(de)军衣,踏上了抗日的征途。
图为扛着“精忠报国”旗的川军将士出川远征。 装备落后、缺粮(quēliáng)少弹、草鞋(cǎoxié)单衣,川军一度被认为是“最糟糕的军队”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支部队,却在抗战(kàngzhàn)中进行了(le)无数次(wúshùcì)艰苦、惨烈的牺牲,参加了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28个大型会战、战役,守卫全部前线战场五分之一的国土,换来了“川军能战”“无川不成军”的名誉。
四川省蒲江县的李家钰雕像(2015年4月1日摄)。新华社发 “男儿(nánér)仗剑出四川,不(bù)灭倭寇誓不还;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间到处是青山。”这是牺牲在抗日战场(zhànchǎng)上官职最高的川军将领、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出川抗战前(qián)誓死的决心。
图为渠县(qúxiàn)从军的知识青年到重庆入营。 1943年冬,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(zuì)艰难的时期。四川掀起了知识青年从军的热潮。全国共征选应征青年10余万人,四川人就(jiù)有4万人以上,居全国之首。
纪实文学《川人(rén)大抗战》一书中(zhōng)写到:抗战八年中,全国抗日(kàngrì)军人中每五六人就有一个四川人;十五六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;川军牺牲巨大(jùdà),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五分之一,共计64万余人。
四川省档案馆组织编写的《抗战时期的四川——档案史料汇编》中(zhōng)记录(jìlù):340万川军参加抗日,牺牲惨烈,居全国(quánguó)之首;整个抗日战争期间(qījiān),仅有四川等少数几个省份未受日本法西斯铁蹄践踏,四川却向全国提供了20%的兵源……
图为位于成都人民公园(原少城公园)的“川军抗日(rì)阵亡将士(zhènwángjiàngshì)纪念碑(jìniànbēi)”。1944年7月(yuè)7日,由著名(zhùmíng)雕塑家刘开渠设计(shèjì)的“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”在成都东门城门洞落成,成都市民通常称为“无名英雄纪念碑”。1989年8月15日,由年过八旬的刘开渠直接指导重铸的“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”在成都二环路万年场路口落成,弥补了铜像(tóngxiàng)因故拆毁的遗憾。2007年8月15日,铜像迁建于此,回到当年抗战川军出发地。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除此之外,四川在抗战中还(hái)创造了出钱最多、出物最多、出力最多的纪录。
抗战期间,全国大部分(dàbùfèn)省市(shěngshì)沦陷,四川承担了全国50%的财政支出,是各省中负担最多的。
1944年7月,自贡妇女用捐献的金戒指、金手镯等缝制(féngzhì)的“爱”字(zì)图案。 抗战全面爆发后,沿海产盐区相继沦陷,食盐紧张(jǐnzhāng),四川自贡井盐从1937年到1941年增产200万担,外调满足湘鄂(xiāngè)等省的食盐需要(xūyào)。1944年6月,中日双方大兵团开展长江大决战,冯玉祥将军第二次到自贡发动大规模抗日(kàngrì)献金运动。在盐商的强力推动下,此次募捐最终募得法币一亿二千多万元(duōwànyuán),自贡人均献金达五百元之多,居全国人均捐款首位。
图为民工正在(zhèngzài)拖石滚碾压机场跑道。 为了保障抗战(kàngzhàn)运输通畅,四川动员250万民工抢修川陕(chuānshǎn)、川黔、川滇、川湘四条公路干线。抗战期间(qījiān),四川新建扩建空军基地33处。1943年12月,为了紧急修建和(hé)(hé)扩建新津、邛崃、彭山(péngshān)、广汉4个战略轰炸机机场和5个驱逐机机场,四川动员了29个县50万余民工抓紧施工,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,终于完成了修建任务。1944年6月中旬至年底,美国(měiguó)B29轰炸机群从成都平原各机场起飞,共对日本本土和日本占领地投弹3626吨。
1945年10月,《新华日报》发表社论《感谢四川人民(rénmín)》:直到抗战终止(zhōngzhǐ),四川的征兵额达到三百零二万五千多人;四川为完成(wánchéng)特种工程,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三百万人以上(yǐshàng)……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……此外各种捐税捐献,其最大的一部分也是由四川人民所负担。仅从这些简略统计,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(zhèngmiànzhànchǎng)送出了多少(duōshǎo)血肉、多少血汗、多少血泪!
编辑:章磊、张铖、方欣(fāngxīn)
鸣谢:四川博物院革命文物(wénwù)研究中心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