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PAIR LIFE 赋能第四代建筑:从空间创新到空气健康的全维度升级
DEPAIR LIFE 赋能第四代建筑:从空间创新到空气健康的全维度升级
DEPAIR LIFE 赋能第四代建筑:从空间创新到空气健康的全维度升级
5月(yuè)23日,消费者在江西省南昌市(nánchāngshì)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展厅内了解车型情况、咨询汽车“以旧换新”补贴政策。
朱海鹏摄(人民视觉(shìjué))
近日(jìnrì),在位于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金华市的一家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,工人在车间生产新能源汽车。
时补法(shíbǔfǎ)摄(人民视觉)
日前(rìqián),吉利汽车吉速物流自有首艘滚装船“吉速财富(cáifù)”轮首航仪式在位于江苏省(jiāngsūshěng)苏州市的太仓港举办。该轮(gāilún)配置7000个标准装载车位,首航将装载5000余辆汽车前往欧洲。图为“吉速财富”轮正在装载汽车。
邵志佳(shàozhìjiā)摄(人民视觉)
中国汽车产业再创佳绩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(zhōngguóqìchēgōngyèxiéhuì)数据显示,今年(jīnnián)前(qián)4月,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超过1000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2.9%和10.8%。
2个1000万辆背后有啥故事?中国汽车产销量为什么一直有增长(zēngzhǎng)空间?让我们通过3个“密码(mìmǎ)”,感受这份持续增长的活力。
一项技术,看汽车产业(qìchēchǎnyè)创新潜力
——比亚迪推出“充电(chōngdiàn)5分钟、补能400公里”新技术,将在国内全面建设“兆瓦(zhàowǎ)闪充站”网络
端午节(duānwǔjié)假期即将来临,不少新能源车主计划来一场自驾游。
“‘说走就走’的(de)自驾游,过去是油车车主(chēzhǔ)才能体验到的快乐。这两年,在社交平台(píngtái)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电车自驾的经历,让我也对新能源汽车(qìchē)动了心。”广东佛山的易女士表示,自己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最看重巡航里程和充电效率。“比亚迪推出的充电5分钟补能400公里(gōnglǐ)的新技术,就特别适合我这种自驾游爱好者。”
记者了解到,比亚迪(bǐyàdí)推出的(de)兆瓦闪(shǎn)充系统在功率至峰值时,1秒钟就能补充2公里续航,5分钟就能从35公里续航充到407公里续航。目前比亚迪已经开始在国内全面建设“兆瓦闪充(shǎnchōng)站(zhàn)”,首批500个闪充站将主要建在比亚迪4S店内,方便车主补能。同时,比亚迪还与中国石化等企业合作,建设覆盖面更广(gèngguǎng)的“兆瓦闪充站”网络。
从15分钟的快充,到(dào)5分钟的超充,再到1秒1公里的闪充,在新技术支持下,只要一杯咖啡(kāfēi)的时间,车就充好电了。
“里程焦虑”缓解了,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销量(xiāoliàng)更高了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(xiǎnshì),今年4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(fēnbié)为125.1万辆和122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3.8%和44.2%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47.3%。
共同助推产销量增长的还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(chuàngxīn)。一位在中国车企工作的外籍高管表示,中国在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行业取得领先地位,主机厂为消费者(xiāofèizhě)提供了丰富的产品,这背后离不开对创新的持续投入。
智能座舱领域,AI带来了更自然、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。五菱汽车(qìchē)开发(kāifā)的全新智能座舱,以(yǐ)95%高识别率秒懂8种方言及12种重口音;华为推出新款鸿蒙座舱,乘客口语化控车的成功率达85%,还实现了全车扬声器独立播放,前后排听歌互不(hùbù)影响。
智能驾驶领域,自适应巡航、车道(chēdào)偏离警示等辅助驾驶系统正为(zhèngwèi)用户带来更轻松的驾驶体验。工业(gōngyè)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(L2级)的乘用车(chéngyòngchē)新车销售占比已达57.3%。
技术创新还在更好保障驾驶(jiàshǐ)安全。小鹏汽车宣布将开启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;长城汽车建成了覆盖全场景碰撞的(de)安全试验室;阿维塔06新车型借助华为乾崑技术实现全场景智护等(děng)。
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对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表示:“这些技术让车辆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(zhōngduān)转变,既满足了(le)消费者的需求,又显著增加了产品(chǎnpǐn)附加值,促进了汽车产销量的提升。”
从外观设计到整车性能,再到充换电设施,依靠自主(zìzhǔ)创新,中国自主品牌塑造了(le)新优势、打开了新局面。
一间工厂(gōngchǎng),看产业链强大支撑力
——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%自动化、100%质量(zhìliàng)监测追溯(zhuīsù),生产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
机械(jīxiè)臂不停旋转,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依次下线……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(de)赛力斯汽车超级(chāojí)工厂,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,最多可实现4个平台(píngtái)、8种车型的混线生产,满足(mǎnzú)单个车型多种个性化配置。今年4月上市的家庭智慧旗舰问界M8正在这里生产,该车型目前大定已突破7万台。
该工厂(gōngchǎng)(gōngchǎng)负责人说,从接到客户(kèhù)订单(dìngdān)起,所有零部件数据就开始生成,工厂根据(gēnjù)系统配置差异化生产。不仅如此,这个超级工厂已经实现关键工序100%自动化、100%质量监测追溯;拥有行业内首创智慧无人物流港运输,生产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,可实现“柔性化、透明化、自动化、互联化、智能化”造车。依托于此,去年企业新能源汽车订单数同比(tóngbǐ)增长超180%。
如今,像这样的智慧工厂(gōngchǎng)已渐渐成为(wèi)中国车企的“标配”。走进广汽传祺宜昌工厂焊装车间,超500台(tái)机器人协同作业,最快52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;长安汽车数智工厂里,在线AI视觉检测覆盖热成像模具温度监控等20多个场景、70余个工位(gōngwèi),平均每60秒就有一辆新车从(cóng)这里下线;位于河北保定的长城汽车徐水智慧工厂,冲压车间的大型机械臂(bì)能够精准完成金属板材的加工并确保零件尺寸达到微米(wēimǐ)级标准,焊接车间的数百台机器人为整车(zhěngchē)焊接提供了精密保障。
伴随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,销量持续增长、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,产业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。从锂、钴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,到电池、电机(diànjī)等核心部件的制造(zhìzào),再(zài)到整车的生产和销售,中国已(yǐ)形成完整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。
看产业集群——上海开发“大脑”芯片和(hé)智能网联,江苏提供“心脏”动力电池,浙江完成“身体”的一体化压铸,安徽再将(jiāng)它们组装成整车——长三角已经构建起新能源汽车“4小时产业圈”。京津冀正联手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,目前北京顺义区(shùnyìqū)已经形成以理想(lǐxiǎng)汽车等4大整车企业(qǐyè)(qǐyè)为龙头,7大研发中心和100余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看产业链条(liàntiáo)(tiáo)—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,离不开全链条协同发力。作为国内(guónèi)重要的汽车制造(zhìzào)基地,重庆持续推进“链式招商”,功率芯片、激光雷达等补短板项目落地,产业链条纵向垂直整合、横向聚链成群。目前,重庆的产业链条已全部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零部件3大系统、12大总成、56个部件。
“一个完备的产业链是技术迭代的‘加速器’。例如,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已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(jíqún),零部件(língbùjiàn)企业与主机厂实现了‘同步研发、协同创新’,使新车(xīnchē)研发周期大幅缩短。”吴松泉(wúsōngquán)说。
一类车型,看海外(hǎiwài)市场认可度
——中国品牌的插电式混动轿车深受欧洲消费者青睐,高续航(xùháng)、高性价比、保修政策(zhèngcè)让消费者兼顾环保与实用
德国(déguó)柏林一家中国(zhōngguó)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经理观察发现,来自中国的插(chā)混车型更受德国消费者青睐。他表示,德国消费者对欧洲多国取消针对纯电车的补贴、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以及高昂电价感到(gǎndào)焦虑,而插混车型完美解决了续航与充电难题。以一款(yīkuǎn)中国品牌的插电式混动轿车为例,其超过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、4万欧元左右的价格以及6年整车保修(bǎoxiū)、8年电池保修政策,让德国消费者得以兼顾“环保理想”与“实用(shíyòng)需求”。
近年来,中国(zhōngguó)车企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,还在赢得全球市场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,今年前4个月,中国累计出口(chūkǒu)新车193.7万辆,同比增长6%。其中(qízhōng),新能源汽车出口64.2万辆,同比增长52.6%,展现出强劲(qiángjìng)的市场扩张力。
从出口目的地来看,中国汽车在(zài)墨西哥、阿联酋、俄罗斯(éluósī)、巴西、澳大利亚(àodàlìyà)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情况一直较好。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汽车经销商协会(xiéhuì)负责人表示:“中国车企提供的插电混动车型受到欢迎,在过去5年里,中国为澳大利亚提供了(le)绝大部分的电动汽车,销量占比也从不足2%增长到近20%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(shì),中国车企为了探寻更大的增长空间,正在加大力度布局欧洲(ōuzhōu)市场。意大利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中国汽车品牌(qìchēpǐnpái)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78%,达到14.8万辆,市场份额从(cóng)2024年同期的2.5%上升至(zhì)4.5%。
如今(rújīn),在(zài)欧洲街头巷尾,“偶遇”中国车的几率更大(gèngdà)了。以比亚迪(bǐyàdí)为例,今年4月,比亚迪在欧洲14个国家的销量达到11123辆,在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法国、英国和德国等欧洲汽车核心市场的销量全面超越特斯拉。
抓住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机遇,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与海外需求“双向(shuāngxiàng)奔赴”,在这些传统汽车强国(qiángguó)逐渐获得当地消费者认可。
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,中国车企也在(zài)加速海外产能布局。
比亚迪的泰国(tàiguó)、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经投产,巴西、匈牙利、印尼、土耳其工厂正在建设。长城汽车(qìchē)在泰国、巴西等地建立了3个全工艺(gōngyì)整车生产基地,在厄瓜多尔、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KD(散件组装(zǔzhuāng))工厂。多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宣布海外投资建厂(jiànchǎng)计划,如松原股份、卡倍亿、派生(pàishēng)科技等;还有均胜电子等多个汽车零部件公司已在墨西哥实现量产。
“国际化是汽车企业做强做优做大、跻身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。”吴松泉建议,中国(zhōngguó)品牌(pǐnpái)车企持续投入研发以(yǐ)推进产品技术升级,强化出海服务保障体系(bǎozhàngtǐxì)建设,健全物流、金融等海外(hǎiwài)服务支撑体系,适时实施海外本地化发展策略,融入当地国家的产业链体系,与海外目标国家实现共赢式发展。
瑞银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(tídào),中国车企在技术(jìshù)、成本(chéngběn)等多重优势下,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17%增长到2030年的33%。
来源(láiyuán):人民日报海外版


5月(yuè)23日,消费者在江西省南昌市(nánchāngshì)一家新能源汽车销售展厅内了解车型情况、咨询汽车“以旧换新”补贴政策。
朱海鹏摄(人民视觉(shìjué))

近日(jìnrì),在位于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金华市的一家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,工人在车间生产新能源汽车。
时补法(shíbǔfǎ)摄(人民视觉)

日前(rìqián),吉利汽车吉速物流自有首艘滚装船“吉速财富(cáifù)”轮首航仪式在位于江苏省(jiāngsūshěng)苏州市的太仓港举办。该轮(gāilún)配置7000个标准装载车位,首航将装载5000余辆汽车前往欧洲。图为“吉速财富”轮正在装载汽车。
邵志佳(shàozhìjiā)摄(人民视觉)
中国汽车产业再创佳绩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(zhōngguóqìchēgōngyèxiéhuì)数据显示,今年(jīnnián)前(qián)4月,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超过1000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2.9%和10.8%。
2个1000万辆背后有啥故事?中国汽车产销量为什么一直有增长(zēngzhǎng)空间?让我们通过3个“密码(mìmǎ)”,感受这份持续增长的活力。
一项技术,看汽车产业(qìchēchǎnyè)创新潜力
——比亚迪推出“充电(chōngdiàn)5分钟、补能400公里”新技术,将在国内全面建设“兆瓦(zhàowǎ)闪充站”网络
端午节(duānwǔjié)假期即将来临,不少新能源车主计划来一场自驾游。
“‘说走就走’的(de)自驾游,过去是油车车主(chēzhǔ)才能体验到的快乐。这两年,在社交平台(píngtái)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电车自驾的经历,让我也对新能源汽车(qìchē)动了心。”广东佛山的易女士表示,自己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最看重巡航里程和充电效率。“比亚迪推出的充电5分钟补能400公里(gōnglǐ)的新技术,就特别适合我这种自驾游爱好者。”
记者了解到,比亚迪(bǐyàdí)推出的(de)兆瓦闪(shǎn)充系统在功率至峰值时,1秒钟就能补充2公里续航,5分钟就能从35公里续航充到407公里续航。目前比亚迪已经开始在国内全面建设“兆瓦闪充(shǎnchōng)站(zhàn)”,首批500个闪充站将主要建在比亚迪4S店内,方便车主补能。同时,比亚迪还与中国石化等企业合作,建设覆盖面更广(gèngguǎng)的“兆瓦闪充站”网络。
从15分钟的快充,到(dào)5分钟的超充,再到1秒1公里的闪充,在新技术支持下,只要一杯咖啡(kāfēi)的时间,车就充好电了。
“里程焦虑”缓解了,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销量(xiāoliàng)更高了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(xiǎnshì),今年4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(fēnbié)为125.1万辆和122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3.8%和44.2%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47.3%。
共同助推产销量增长的还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(chuàngxīn)。一位在中国车企工作的外籍高管表示,中国在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行业取得领先地位,主机厂为消费者(xiāofèizhě)提供了丰富的产品,这背后离不开对创新的持续投入。
智能座舱领域,AI带来了更自然、更丰富的人机交互体验。五菱汽车(qìchē)开发(kāifā)的全新智能座舱,以(yǐ)95%高识别率秒懂8种方言及12种重口音;华为推出新款鸿蒙座舱,乘客口语化控车的成功率达85%,还实现了全车扬声器独立播放,前后排听歌互不(hùbù)影响。
智能驾驶领域,自适应巡航、车道(chēdào)偏离警示等辅助驾驶系统正为(zhèngwèi)用户带来更轻松的驾驶体验。工业(gōngyè)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(L2级)的乘用车(chéngyòngchē)新车销售占比已达57.3%。
技术创新还在更好保障驾驶(jiàshǐ)安全。小鹏汽车宣布将开启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;长城汽车建成了覆盖全场景碰撞的(de)安全试验室;阿维塔06新车型借助华为乾崑技术实现全场景智护等(děng)。
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对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表示:“这些技术让车辆从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(zhōngduān)转变,既满足了(le)消费者的需求,又显著增加了产品(chǎnpǐn)附加值,促进了汽车产销量的提升。”
从外观设计到整车性能,再到充换电设施,依靠自主(zìzhǔ)创新,中国自主品牌塑造了(le)新优势、打开了新局面。
一间工厂(gōngchǎng),看产业链强大支撑力
——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%自动化、100%质量(zhìliàng)监测追溯(zhuīsù),生产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
机械(jīxiè)臂不停旋转,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依次下线……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(de)赛力斯汽车超级(chāojí)工厂,3000多台机器人协同作业,最多可实现4个平台(píngtái)、8种车型的混线生产,满足(mǎnzú)单个车型多种个性化配置。今年4月上市的家庭智慧旗舰问界M8正在这里生产,该车型目前大定已突破7万台。
该工厂(gōngchǎng)(gōngchǎng)负责人说,从接到客户(kèhù)订单(dìngdān)起,所有零部件数据就开始生成,工厂根据(gēnjù)系统配置差异化生产。不仅如此,这个超级工厂已经实现关键工序100%自动化、100%质量监测追溯;拥有行业内首创智慧无人物流港运输,生产效率居行业领先水平,可实现“柔性化、透明化、自动化、互联化、智能化”造车。依托于此,去年企业新能源汽车订单数同比(tóngbǐ)增长超180%。
如今,像这样的智慧工厂(gōngchǎng)已渐渐成为(wèi)中国车企的“标配”。走进广汽传祺宜昌工厂焊装车间,超500台(tái)机器人协同作业,最快52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;长安汽车数智工厂里,在线AI视觉检测覆盖热成像模具温度监控等20多个场景、70余个工位(gōngwèi),平均每60秒就有一辆新车从(cóng)这里下线;位于河北保定的长城汽车徐水智慧工厂,冲压车间的大型机械臂(bì)能够精准完成金属板材的加工并确保零件尺寸达到微米(wēimǐ)级标准,焊接车间的数百台机器人为整车(zhěngchē)焊接提供了精密保障。
伴随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,销量持续增长、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,产业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。从锂、钴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,到电池、电机(diànjī)等核心部件的制造(zhìzào),再(zài)到整车的生产和销售,中国已(yǐ)形成完整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。
看产业集群——上海开发“大脑”芯片和(hé)智能网联,江苏提供“心脏”动力电池,浙江完成“身体”的一体化压铸,安徽再将(jiāng)它们组装成整车——长三角已经构建起新能源汽车“4小时产业圈”。京津冀正联手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,目前北京顺义区(shùnyìqū)已经形成以理想(lǐxiǎng)汽车等4大整车企业(qǐyè)(qǐyè)为龙头,7大研发中心和100余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看产业链条(liàntiáo)(tiáo)—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,离不开全链条协同发力。作为国内(guónèi)重要的汽车制造(zhìzào)基地,重庆持续推进“链式招商”,功率芯片、激光雷达等补短板项目落地,产业链条纵向垂直整合、横向聚链成群。目前,重庆的产业链条已全部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(xīnnéngyuán)汽车零部件3大系统、12大总成、56个部件。
“一个完备的产业链是技术迭代的‘加速器’。例如,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已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(jíqún),零部件(língbùjiàn)企业与主机厂实现了‘同步研发、协同创新’,使新车(xīnchē)研发周期大幅缩短。”吴松泉(wúsōngquán)说。
一类车型,看海外(hǎiwài)市场认可度
——中国品牌的插电式混动轿车深受欧洲消费者青睐,高续航(xùháng)、高性价比、保修政策(zhèngcè)让消费者兼顾环保与实用
德国(déguó)柏林一家中国(zhōngguó)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经理观察发现,来自中国的插(chā)混车型更受德国消费者青睐。他表示,德国消费者对欧洲多国取消针对纯电车的补贴、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以及高昂电价感到(gǎndào)焦虑,而插混车型完美解决了续航与充电难题。以一款(yīkuǎn)中国品牌的插电式混动轿车为例,其超过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、4万欧元左右的价格以及6年整车保修(bǎoxiū)、8年电池保修政策,让德国消费者得以兼顾“环保理想”与“实用(shíyòng)需求”。
近年来,中国(zhōngguó)车企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,还在赢得全球市场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,今年前4个月,中国累计出口(chūkǒu)新车193.7万辆,同比增长6%。其中(qízhōng),新能源汽车出口64.2万辆,同比增长52.6%,展现出强劲(qiángjìng)的市场扩张力。
从出口目的地来看,中国汽车在(zài)墨西哥、阿联酋、俄罗斯(éluósī)、巴西、澳大利亚(àodàlìyà)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情况一直较好。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汽车经销商协会(xiéhuì)负责人表示:“中国车企提供的插电混动车型受到欢迎,在过去5年里,中国为澳大利亚提供了(le)绝大部分的电动汽车,销量占比也从不足2%增长到近20%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(shì),中国车企为了探寻更大的增长空间,正在加大力度布局欧洲(ōuzhōu)市场。意大利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中国汽车品牌(qìchēpǐnpái)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78%,达到14.8万辆,市场份额从(cóng)2024年同期的2.5%上升至(zhì)4.5%。
如今(rújīn),在(zài)欧洲街头巷尾,“偶遇”中国车的几率更大(gèngdà)了。以比亚迪(bǐyàdí)为例,今年4月,比亚迪在欧洲14个国家的销量达到11123辆,在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法国、英国和德国等欧洲汽车核心市场的销量全面超越特斯拉。
抓住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机遇,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与海外需求“双向(shuāngxiàng)奔赴”,在这些传统汽车强国(qiángguó)逐渐获得当地消费者认可。
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,中国车企也在(zài)加速海外产能布局。
比亚迪的泰国(tàiguó)、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经投产,巴西、匈牙利、印尼、土耳其工厂正在建设。长城汽车(qìchē)在泰国、巴西等地建立了3个全工艺(gōngyì)整车生产基地,在厄瓜多尔、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KD(散件组装(zǔzhuāng))工厂。多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宣布海外投资建厂(jiànchǎng)计划,如松原股份、卡倍亿、派生(pàishēng)科技等;还有均胜电子等多个汽车零部件公司已在墨西哥实现量产。
“国际化是汽车企业做强做优做大、跻身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。”吴松泉建议,中国(zhōngguó)品牌(pǐnpái)车企持续投入研发以(yǐ)推进产品技术升级,强化出海服务保障体系(bǎozhàngtǐxì)建设,健全物流、金融等海外(hǎiwài)服务支撑体系,适时实施海外本地化发展策略,融入当地国家的产业链体系,与海外目标国家实现共赢式发展。
瑞银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(tídào),中国车企在技术(jìshù)、成本(chéngběn)等多重优势下,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17%增长到2030年的33%。
来源(láiyuán):人民日报海外版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